如何生活
生命的意義/過什麼樣的生活/美好的生活/幸福/樂趣/願望與慾望/什麼是對人生有益處/減少自我的願望和需求,得到內在的平靜/“我對於生活最深切、最真實的渴望只是成天無所事事,只希望有一天能望著一片長著野草的荒原,慢慢地數算那裡共長出了幾株雜草。”這升不算擁有美好的人生?/人生的幸福的關鍵不在於我們的願望是否實現,而是我們能否獲得正面的東西。/內在的善(Intrisiche Guter):有價值的善;工具的善(Instrumentelle Guter):達成美好目標的手段/享樂主義(Hedomist)VS 樂趣的平衡(Lustbilanz) VS 苦行修道 by 伊比鳩魯(Epikur)/享樂主義的弔詭:人們不應該在生活中直接追求快樂,因為這會讓人無法感受本身的趣味性。/人們應該在正確的事物上感受到快樂/幫助人的樂趣在於是否和對方有真正情感的交流,例如關愛和友誼/健全的人際關系是優質生活非常重要的部份/大部份讓生活變得美好的事物都跟人際關系有關:情愛、友誼、家庭、關愛/在象牙塔內作生活的洞察;認知的沈思;享受求知的樂趣/幸福是善、有樂趣、洞察與理解、良性人際的互動/幸福是個人的私誼;他人的福祉;知識的本身/如果依照個人的意願事現各種價值,所謂的優質的生活就會出現一些個別不同的成功模式/個人美好和群體美好息息相關/惡行會干擾自己內在心靈的秩序/只有活出美德和操守的人生才是美好的人生。/哲學家為我們的想法建立了原則及秩序,為美好人生作出最敏捷的洞察,並幫助我們做出正確的行動/
如何相處
自我願望的實現 > 自我樂趣的整大化 > 實踐道德/囚犯的困境/「自然狀態」(Naturzustand):人與人就像是敵對的戰鬥狀態,保持侵略性對生存比較有利 — Thomas Hobbes/要脫離「自然狀態」,以互惠的方式合作/人的道德規範就是人際合作的條件,例如人應該信守承諾、合理分配利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道德的誡條不該只是外在的義務,應該是個人內在的發動— 道德是無條件的;如果是以自私的理由而遵守道德,那我們只要對合作對象有得體的言行舉止便可,至於其他人如兒童、老人就完全無所謂了/利己的才是善(Gut);所有的快樂都是善/「功利主義」(Utilitarismus);「享樂效益主義」;優先的效益主義(Preferenz-Utilitarismus);規則效益主義(Regel Utilitarisus)/英國哲學家邊沁:追求最多數人的最大幸福/基於自由的道德:軌道上的小孩 VS 運動員的器官捐贈/道德是尊重別人的自決權,不可以把別人利用為工具,剝奪個人的自決權/這是社會的無形契約/自我的利益和自我的幸福 > 達到整體利益的最大值 > 有哪些權利會互相影響/「正義論」John Rawls/「無知之幕」(Veil of ignorance)/「差異原則」(The Difference Principale):人們要為自己的美醜負責嗎?人們要為自己的聰明或愚笨負責嗎?/「平等主義」(Eqalitarisim)/我們面對自己時,總是傾向把成就說成自己的努力,而把失敗推給環境因素/如果社會沒有約束,會出現許多不平等現象;所以我們要不斷的尋找社會的平衡點,如:透過徵稅/Robert Nozick不同意John Rawls 的「正義論」,認為那種資源分配干涉了個人的自由/正義或自由,都是非常複雜的概念。
道德有多客觀
道德應該由所有人共同制定,而不是個人/道德不一定和刑法掛鈎,刑法禁止的行為,在道德上不一定是可鄙的/人的道德價值觀會在不同的時空下有很大差別/但意見的分歧,通常只是人對於「怎樣是達到被認為具有價值的目標的最佳方法」的不同觀點罷了/道德有某種程度上的客觀/道德VS數學:都帶有前提(Erste Pramisse),數學的前提是數學定理(Axiome)是真理/我們總認為,數學是一門關於的學科;其實道德的領域也一樣有其客觀性/道德VS自然科學:人們為什麼會了解到自然定律?透過觀察,如:太陽從東方升起是因為太陽從沒在西方升起,但這種歸納法也會出現錯誤:火雞的故事/因此道德也可以跟科學一樣客觀。
我們能知道什麼?
「懷疑論」:Matrix/「普遍懷疑」笛卡兒/懷疑論的三大論證:「桶中的腦袋」、「夢的論證」、「惡魔論證」/語言很難找到真相:「我沒說謊!」如果這成立的這,他便沒說謊,但他在說謊。弔詭(Paradox)/人們也會被自己的感官知覺欺騙,人們透過各種感覺器官所獲得的訊息可能是不可靠的/我們應該把懷疑論的觀點當作一帖生活藥劑,用它來撫平內心的不安和傷痛。如果某些問題特別困擾我們,不防運用懷疑論的論證以獲得內心的平靜/那我們能知道什麼?/一個信念VS整個信念網絡的合理性。
有什麼存在
這個世界的最核心的東西是什麼?/形上學/「物自身」;「唯心論者」;「物理主義」/我們雖然可以直接掌握別人的身體狀態,什至是大腦的活動,卻無法掌握他的感覺。人們的感愛似乎是屬於另一個層面/身心二元論/但人們的心靈也會影響身體,我們的心靈,也就是我們的思維、感覺和願望,這些都會對我們的身體產生明顯的影響,也就是說,心靈所發出的指令,決定我們該做什麼/自由意志:如果不是自然法則可以確定的事物,就是出於隨機的偶然/哲學家:所有發生的事都一定有原因,沒有充足的理由,就什麼也不會發生。如阿里斯多德說:「那一定有一個沒有原因的原因存在,也就是「第一因」— 上帝
什麼是哲學
哲學是研究事物的本質/如果我們相信我們對於自己實際說話的方式有把許多概念之間的關系一直都掌握得很好,那就大錯特錯了!就算數學也是另一種語言吧了/大部份哲學的概念都不約而同地出現在這個世界的不同語言及文化裡:知識、真理、事物、特質、正義、自由、樂趣和善等/還有許多沒有被釐清的概念:知覺、正義、自由、意志、意識等/哲學藉由概念系統的建立,試圖讓人們對於自己和世界擁有更多基本的、理論的和實際的理解/概念的澄清比概念的建立更重要